当前位置:斗门视窗  -  本地文章  -  斗门新闻

山海牵手 东西部协作 斗门携手福贡打好脱贫攻坚战

2020/5/28 16:12:14

来源:珠海特区报

福贡县举办棒球扶贫车间第一届技能“精英”大赛。
  云南省怒江州,海拔2800多米的高黎贡山区,有众多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美丽险奇的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上的“石月亮”……走入群峰汇聚的滇西北,山河壮美,令人震撼。

  可这雄奇险峻的风景,却也成了阻挡当地致富的屏障——

  据统计,怒江州2011年贫困发生率高达71.1%。“有山缺地、有江缺水、有物缺钱、有人缺才”,受制于地理等多种因素,福贡深陷贫困。

  山虽巍峨艰险,终难敌愚公移山的撼天意志!面对福贡县这个脱贫攻坚的“堡垒”,4年来,开展东西部协作的斗门区坚持以“上级要求、福贡所需、斗门所能”为总纲,以福贡逾7.3万人的群众脱贫为己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发力,突出精准,抓就业、搞培训、聚人才,在高黎贡山的深山沟壑,擘画出一幅幅动人图卷。

  采写:本报记者 何进  

  摄影:本报记者 曾遥

  东西协作 打赢脱贫攻坚“上甘岭”战役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根据上级部署安排,今年6月30日之前,怒江州福贡县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圆满收官。

  福贡县地处横断山脉怒江大峡谷中段,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贫困面广、贫困比例高、贫困程度深,57个行政村中有50个被列为贫困村,总人口10.6万人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有17441户73115人。

  “怒江州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的‘三州三区’之一,福贡是怒江州最贫困的县,被称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上甘岭’。受制于自然禀赋和历史原因,福贡县农业产业小散弱,工业化水平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攻克贫中之贫,战胜坚中之坚,福贡和斗门,要向贫困宣战,面临的是一场恶仗。”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说。

  他表示,做好福贡县的对口帮扶工作是斗门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云南省、珠海市和怒江州的坚强领导下,斗门坚持立足“上级要求,福贡所需,斗门所能”原则,精诚合作,攻坚克难,卯足干劲,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帮助福贡县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的重要指标是村民收入的增加,云南省的脱贫标准是年收入人均3800元。要达到这个目标,主要依靠产业的带动。斗门福贡山海牵手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双方深研福贡地方特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紧盯脱贫退出标准和时间目标,制定了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控辍保学、群众增收、人居环境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等“六大攻坚战”,确保今年6月30日福贡如期脱贫摘帽。

  福贡县乃至怒江州属于“三无”地带——无航空运输,无高速公路,无铁路,只有进出山的简易公路。一条全长300公里的盘山公路就像群山上的白色飘带,行走其上,险象环生。

  五度奔赴怒江参与扶贫协作的斗门区扶贫办副主任容燕宇对这条公路印象尤深,“2016年8月第一次去,盘山公路沙土飞扬。坐在车里一路颠簸,动不动就屁股离座、头碰车顶,让人提心吊胆。进山的那天我就没有下过车,但手机里的计步软件居然显示走了5万多步”。

  随着东西部协作脱贫攻坚的进展,这条盘山路也一年一个样,从沙土路升级到柏油路再到高等级水泥路,颜值提升后被命名为“美丽公路”,路宽也由2车道扩展到4车道。进山道路的畅通,为后续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走出家门 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

  斗门区充分发挥自身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优势,以“发达地区倾力帮扶,助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将福贡贫困人口的转移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出去才会有路。”斗门和福贡致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务工性工资收入,开辟脱贫增收的渠道。

  5月22日下午,在斗门区新青工业园,国内电池巨头——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锂电一部正极制片车间内,机器有节律的震动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30万级无尘车间内,10多节外观如高铁车厢的正极切膜机正高速运转。冲锤、切刀、清理毛刺……机舱内机器人如“千手观音”进行层层精校,薄如蝉翼的银色正极片像流水滑过全自动生产线。

  戴着口罩、傈僳族青年罗新春隔着机舱玻璃监视着面前这台价值数百万元的机器和生产线的动向,不时抬手按下电脑屏幕上的触屏按钮校正技术参数。

  在他的调度下,机舱内机器人灵活调转着手臂关节,切刀频率加快,正极片放卷速度达到180次/分钟的频率。机器高速旋转的规则节律,让切刀的咔哒声愈加清脆悦耳。

  21岁的罗新春操作这台价值300多万元的机器,举手投足间是产业工人的那种熟稔自信。

  罗新春是福贡县鹿马登乡麻甲底村人。摊开地图,他的家就藏在巨大的横断山脉一道不起眼的“褶皱”里。

  两年前,罗新春人生第一次离开群山环绕、怒江奔腾的小山村,来到大海边的珠海斗门,进入现代化的工厂上班。除去各项花销,他每个月能攒下4000多元。

  闭塞的环境、陡峭的山地、微薄的收入、简朴的生活……是福贡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帮助像罗新春这样学历不高、缺少工作技能的福贡老乡走出大山实现就业,并非易事,斗门、福贡两地政府的密切协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6年以来,斗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福贡加强协作,成立劳务服务工作站,促进做好福贡劳务输出等各项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培育“一双有技能的手”,不仅是改变个人生活的现实考量,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斗门和福贡两地人社部门主动牵头,整合培训资源,投稳岗补贴,培训费用,仅2017年-2019年,就投入就业补贴1300余万元,对福贡来斗门务工人员进行“智志”双扶。

  斗门区人社局人才劳务市场工作人员谢文武透露,自2016年斗门福贡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以来,两地人社部门加强协作,成立了劳务服务工作站,推动劳务服务工作站与劳务帮带经纪人无缝对接,促进做好福贡县的劳务输出等各项工作。

  据统计,近4年来,两地人社部门共转移福贡劳动力3000多人,让不少福贡老乡走出横断山脉,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引流挖潜 为福贡培植长青产业

  与罗新春走出家门不同,残疾青年波小平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拿到了满意的薪水。

  5月15日,在匹河乡托坪村安置点的五湖棒球车间工作的第4个月,23岁的波小平拿到了人生中最高的一次月工资:2400元。

  按照云南省定人均年收入3800元的脱贫标准,仅他一人就业,就带动全家4口人脱贫。

  怒江大峡谷两山夹一江,村寨多在半山,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成为斩断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2019年,怒江州实现了10.02万贫困人口脱贫,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也在其列。

  奔腾的怒江边,托坪村五湖安置点上矗立岸边的11栋6层白色居民楼分外醒目,这里是100多户怒族群众的新家。

  异地搬迁,从山上来到峡谷,随着居住“海拔的下降”,如何实现村民“收入的上升”?脱离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环境,村民如何在新的集中安置点扎下根来发展致富?

  创收致富是脱贫的关键所在。为保障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结合搬迁留置群众多数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的特点,斗门区与福贡县协调对接,于2019年5月引进珠海我能发展商贸有限公司,斗门区投入120万元在福贡县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棒球加工扶贫车间,实现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的有效衔接。

  福贡山区“自过”民族有住“千脚楼”的习惯,2层的板房里,上面住人,下面养猪和鸡。斗门进行产业帮扶时,延续了这种模式,钢筋水泥的新居第一层改建成“扶贫车间”,将原始的养殖形式,替换为更为先进的现代化的工厂,帮助村民“家门口”就业。

  这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扶贫车间,就这样生产着大量出口欧美的棒球。

  资料显示,通过近几年的劳动力转移,福贡县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全县剩下大量妇女(16295人)、老人(13592人)和18岁以上残疾人(1983人)。

  “为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实现稳定脱贫増收,同时为进一步确保福贡县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定住、有事做、能增收的扶贫大格局,将一些对技能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扶贫车间。”容燕宇说。

  2019年,在斗门区协调对接下,福贡县在南博会上与珠海市我能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扶贫车间合作协议,该企业主要生产加工销售体育用品和电子元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和日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该公司在福贡县成立了怒江我能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并在5个易地安置点和3个行政村共建成运营8个棒球缝制加工扶贫车间,累计培训351人,实现稳定就业235人。

  如今,现代工商业的触角已伸向高黎贡山区,公路如飘带串联起峡谷沟壑内一个个民居聚集点。福贡山村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三来一补”加工方式,像极了40多年前、广东“前店后厂”的改革开放前沿景象,传递出经济的活力、承载着大山致富的希望。

  斗门“扶贫车间”产业帮扶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三方共赢,为云南脱贫攻坚易地搬迁“搬下来,稳得住”提供了样板。

  引进产业之外,发掘福贡本土潜力,培育基业长青的产业是福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

  今年是斗门区副区长赵文乐挂职福贡的第三年。3年来,他走遍了福贡全境,也熟谙了大山的秉性,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发展思路一步步被打开。“福贡本地漫山遍野的老树茶是宝贵的资源,这在有浓厚饮茶文化的广东,老茶树就是宝贝啊,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赵文乐说。

  经过一番摸底,赵文乐发现福贡县有多达25万株老茶树,且大多处于无人管理的半野生状态。为推动福贡县茶叶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斗门扶贫工作组制定了老树茶开发计划,总投资384.9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老茶树的普查和村民的技术培训,284.9万元用于对福贡石月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改造后该公司占地面积2100多平方米,生产设施及厂房建设面积1800多平方米,加工设备全部采用电控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50吨。

  这家茶厂帮助福贡县实现了现代化工厂“零的突破”,更是是怒江州第一家标准化无烟环保茶叶加工厂。

  目前,石月红公司与茶农签订收购协议1518份,村集体协议10份,双方约定按每市斤10元保底价收购。按每亩茶林产200斤鲜叶计算,全县茶农将增加600万元收入。用野生老茶树制成的晒青茶、红茶、白茶等产品,推出后被市场广泛认可。

  • Q Q: 52339575
  • 微信: doumenqu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斗门视窗”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斗门视窗系统(v2024.1)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